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7|回复: 0

史上最荒淫好色的帝王,在位仅仅14年,却影响了中国1400年的历史

[复制链接]

20

主题

5

回帖

167

积分

注册会员

积分
167
发表于 2024-8-21 06:05:3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
前言
1400多年来,荒淫残暴几乎成了隋炀帝杨广的代名词。

但与此同时,也有人认为他是优秀的政治家,立下了不少功绩。

所谓一善不能遮百过,一罪不能废百功。

杨广功过皆有,不该片面看待。


文武双全,绝非无能
隋炀帝杨广,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,尤为文帝与独孤皇后所偏爱。

杨广十二岁就被封为晋王,拜柱国,任并州总管,随后又升任武卫大将军、上柱国。

平定南陈时,杨广亲任行军元帅。

灭陈后,他又以扬州总管之职,镇守江都,稳固南方局势。

突厥侵扰边境,他再度披挂上阵,领兵北伐。

彼时的杨广,有才干,够勤勉,也立了不小的战功。

独孤皇后的五个儿子中,他的能力最为出众,成就也最辉煌。


而随着权力的日益增长,杨广心中的野望逐渐膨胀,对太子之位的渴望也日益强烈。

独孤皇后与杨坚的长子杨勇,身为嫡长子,自然被立为皇太子。

然而,他却因沉溺于女色,逐渐失去了独孤伽罗的宠爱。

杨坚素以节俭著称,杨勇却背道而驰,生活奢靡,更令母后不满。

另一边,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的杨广,眼见兄长失宠于双亲,心中暗喜。

他费尽心机,极尽所能地讨好父皇与母后。

杨广本性风流好色,但在外却极力伪装成一副克己复礼的模样。

表面上他只与王妃萧氏同宿,私下里与其他妃子生了孩子就杀掉。


有一次,杨坚与独孤伽罗驾临晋王府,见府上皆是些年老色衰的宫女。

原来,杨广早已将府中美貌姬妾藏了起来。

还有一次,杨坚到晋王府来,发现乐器皆弦断尘封,像是久未使用了。

这令杨坚颇为欣慰,认为杨广不沉迷于声色。

独孤皇后对杨广也很是喜爱,一直鼓动杨坚废黜杨勇,改立杨广为太子。

与此同时,杨广精心布局,积极拉拢朝中重臣如杨素、宇文述等人。

他们亦纷纷附和,对杨广赞不绝口,而对杨勇则多加贬损。


杨勇察觉到自己已陷入困境,却束手无策,竟荒唐地采用巫术以求自保。

殊不知此举非但未能扭转局势,反而授人以柄。

太子东宫中的官员姬威已被杨素收买,他公然上书揭发杨勇,诬称其行巫蛊之术求神问卜,企图得知杨坚何时驾崩。

杨坚闻讯大怒,立即下诏逮捕杨勇。

而负责审理此案的,正是杨素的亲信,他们自然是百般构陷。

最终,杨勇被废为庶人,而杨广则顺利登上了皇太子的宝座。


仁寿四年,隋文帝杨坚病重,前往仁寿宫避暑。

此时,杨广已显露本性,对父亲的爱妃宣华夫人陈氏无礼。

宣华夫人将此事告知杨坚,杨坚大怒,欲召杨勇回宫。

然而,这一消息被杨广得知,他迅速采取行动,封锁仁寿宫,并指使亲信杀害杨坚。

关于文帝之死,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,但杨广难逃干系。

杨坚死后,杨广即位为帝,是为隋炀帝。


罪在当代,功在千秋
传统史籍中,往往将隋炀帝描绘成一个荒淫无度、残暴不仁的亡国昏君。

这一形象固然深刻,却未免有些片面。

隋朝确实是在杨广的统治下走向了终结,但也不能忽视他在位时期所留下的功绩。

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初,便着手筹划了一项宏大的工程——营建东都洛阳。

很多观点认为杨广兴建东都,只是为满足个人享乐之私欲。

但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
彼时,隋朝一统华夏,国家政治重心东移的趋势日益显著。

强化对江南富庶之地的治理,成为朝廷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。


恰值仁寿四年,汉王杨谅在并州举兵叛乱。

平叛之际,杨广深刻体会到了关河阻隔,军情难以及时响应的困境。

遂决心顺应时势,在伊水、洛水之间营建东京,以此加强中央对四方的管控。

至于洛阳为何成为建都首选,其根源在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。

中原腹地,四通八达,极大地便利了国家资源的调配与流通。

因此,杨广此举背后是有政治考量与战略眼光的,其历史意义绝非“享乐”二字可以概括。


大业年间,杨广创新科举制度,设立明经与进士两科,旨在广开才路,不拘一格。

据《隋书•炀帝本纪》记载,大业三年,炀帝颁布诏令,明令选拔标准涵盖孝悌、德行、节义、操行、才学、武艺等多方面,力求选拔出全面发展的贤能之士。

在由门阀世袭向科举选拔转型的关键时期,杨坚是奠基者,杨广则是进一步推动。

他正式确立进士科,使其成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。

在推动社会进步、促进阶层流动方面,无疑是影响深远。


杨广在位之时,秉持着彰显国威、拓展疆域的壮志,进行了多次巡视。

“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,而江东诸帝多傅粉脂,坐深宫,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?”

他最远去到了甘肃敦煌西北的玉门关,于拔延山地区举办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军事演练。

此举不仅震撼了吐谷浑残余势力,对维护西北地区的安宁起到了关键作用,同时也深化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与影响。

在外交领域,杨广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,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。

他特设专员,管理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商队与贸易,创设贸易市集,促进与西域诸国的交流。

张掖互市作为连接世界的门户,其繁荣景象更是前所未有。

同时,隋炀帝时代的中日关系,以及与周边邻国的互动也达到了新的高度。


1957年发掘的隋朝李静训墓中,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。

以青金石点缀的嵌珍珠宝石金项链,据推测很可能来自阿富汗地区或巴基斯坦;

嵌有青绿色玻璃珠的金手镯,融合了北印度风格。

这些出土文物无不透露出隋朝与中亚、南亚地区频繁往来,有力佐证了隋炀帝在位时期对外交流的繁盛。


隋炀帝时期的水利工程——大运河,也是一项伟大工程。

其影响深远,不仅在当时构筑了重要的战略纽带,更惠及今日。

政治层面,大运河强化了东都与南北的联系,巩固了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力,确保了南方的安定与繁荣。

经济方面,北方关中平原与南方长江经济带得以联通,推动了全国经济的统一与繁荣。

沿途城镇也因之兴起,加速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南移进程。

至于军事领域,大运河的开通也极大地便利了军队的调动与军需物资的运输。


负面形象,几经加工
隋朝享国之日浅,致其国史编纂与实录留存颇为有限。

加之隋末动荡不安,隋炀帝时期相关官方文献几遭浩劫,幸存无几。

唐武德四年,东都观文殿藏书浩如烟海,计八千余卷,却在迁往长安途中不幸遭遇风暴,尽数散失,无一幸免。

唐太宗曾垂询魏徵关于隋史之事,魏徵坦诚相告:“遗落甚多。”

隋史存者寥寥,且多为访闻所得。

幸而当时唐人大都是亲历隋朝兴衰的,他们的记忆与见闻成为《隋书》编纂的重要依据。

此外,唐代中后期许多关于隋炀帝的小说、笔记,多取材于民间传说,情节构建意在引人入胜,真实性则颇有争议。

但这些作品也折射出了时人对隋炀帝的真实看法与情感。


而自唐初史家至唐末传奇作者,在行文时基本上都遵循着一些共识:

将隋朝覆灭归咎于隋炀帝一人,通过强化其负面形象,以此告诫当朝统治者。

隋朝的衰败,是由于统治者的荒淫无度;而唐朝的兴起,则伴随着明君治世。

这也可以证明以唐代隋、李唐王朝的合理性。

在这种共识下,唐人对隋炀帝的描绘往往是非常严苛的。

刻意凸显其过失与罪状,其贡献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淡化。

而唐以后对隋炀帝的评价,在唐代的基础上,又深化了其负面形象。


比如宋代有个官名叫观文殿大学士,而观文殿是隋炀帝时期的宫殿名。

欧阳修厌恶隋炀帝,甚至在《归田录》中写道:“观文是隋炀帝殿名,理宜避之”。

清代学者王夫之更是直言不讳,直接给隋炀帝冠以“逆广”之名。

同时,传奇与野史在真实性上较为宽松,为唐代及以后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。

为增强作品的吸引力,隋炀帝的形象又几经加工润色,不乏虚构夸张。

比如,宋代讲史话本《大宋宣和遗事》中有言:

“杀父,诛兄,奸妹,无所不至……役死人夫无数,死了相枕”。


但实际上关于杨广“弑父辱母”的说法,各史籍记载都有不同之处。

《隋书》中记载受辱对象是宣华夫人,而到《大业略记》中,就变成了容华夫人。

弑父一说,在唐代的正史典籍及传记资料中,也未有明确记载。

唐人修书,一向是秉持实录精神,力求直书其事。

因此唐人治史公正严谨,这是历来公认的。

以杨广仁寿宫变一说为例,《隋书》中的说法就比较严谨保守,并未直接给出杨广“弑父”的论断。

因此不论是认为杨广弑父“嫌疑很大”还是“无法自洽”,都只是推测,并无实据可依。


但到了宋朝,就有所不同。

宋人更为开放,修史时通常会广泛吸纳野史逸闻,来丰富叙述。

因此关于隋炀帝弑父、辱母、奸妹的具体描述,大都是由宋代开始的。

而到了明清之际,杨广的一些负面事迹与评价又被夸大。

比如《隋炀帝艳史》等作品,就对其宫廷生活,尤其是与妃嫔间的淫乐之行极度铺陈渲染。

通过一些世俗化的情节、夸张的手法,来吸引广大民众,尤其是社会底层群体的目光。

由此,一系列通俗演义小说迅速风靡,加深了民众对隋炀帝荒淫无道形象的认知。


无道暴君,罪不可脱
新的史观似乎给了杨广“洗白”的机会,却也不能说是历史错怪了他。

刚结束了征战完成统一的隋朝,在杨坚的励精图治下,很快就迎来了“开皇之治”的奇迹。

一个国富民强、兵多将广、民生富庶、政治稳定的盛世,就算是一个庸君接手,只要循规蹈矩,也能坐享其成。

然而杨广却不甘于只做守成之君。

即位之后的杨广,基本处于一个好大喜功、自负狂妄且不自知的状态。

他以为自己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圣人可汗加强版,实际却是一个人菜瘾大光速败家的二世祖。


他穷兵黩武、滥用民力,全然不顾民间疾苦。

兴师动众、劳民伤财,下血本开凿运河,兴建驰道,挖长堑,建东都,修长城。

今人评价:功在千秋。

可这些落在当时的百姓身上,就是无休止的徭役与重压。

隋炀帝时期全国人口大约四千六百万,这些伤筋动骨的大工程动用了多少人力呢?

建东都建了十个月,每月用工两百万;修运河修了六年,征用了三百万以上的人力。

他即位之后八年的时间,启动二十二项工程,动用了三千多万人次。

可以说是把整个国家直接改造成了生产线。

这些“政绩工程”装点了杨广心中的“盛世”,可这“盛世”给百姓带来的却是“浩劫”。


他三征高句丽,沉重的徭役、兵役又压在百姓头上。

封建时代的战争,有多少能动用起数百万的后勤补给?

杨广不仅做到了,并且竟然三次都输了,败光了几十万精兵。

几百万的农民被迫离开土地,致使民不聊生,死亡者不计其数。

过度的劳民伤财和对农民的掠夺,给百姓带来了空前的灾难。

农民起义的烽火熊熊燃烧,隋王朝走上了穷途末路,杨广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。

荒淫好色,甚至弑父辱母,这些都是评价杨广的私德。

弑父夺位后励精图治的帝王有不少,“荒淫”也从来算不上是封建统治者的“黑点”。

因此作为皇帝的杨广,其最大黑点,也是不可能洗白的一点,是“无道”。
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 成都砂舞论坛

GMT+8, 2024-10-30 09:22 Powered by Discuz! X3.5